软件编程
位置:首页>> 软件编程>> java编程>> Java NIO中四大核心组件的使用详解

Java NIO中四大核心组件的使用详解

作者:蜀山剑客李沐白  发布时间:2023-10-19 17:05:13 

标签:Java,NIO

Java NIO(New IO)是Java 1.4版本中引入的一套全新的IO处理机制,与之前的传统IO相比,NIO具有更高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,特别是在网络编程和高并发场景下,表现得更为出色。

NIO提供了四个核心组件:Channel、Buffer、Selector和SelectionKey,通过它们的协同配合,实现数据的读写和同步、非同步IO操作。本文将从基础概念、核心组件、使用方法等方面全面详细地介绍Java NIO,总字数约8000字。

一、基础概念

1.1 IO和NIO的区别

Java IO和NIO的主要区别在于两者的处理方式不同。Java IO是面向流(Stream)的,它将输入输出数据直接传输到目标设备或文件中,以流的形式进行读写;而NIO则是面向缓冲区(Buffer)的,它将会使用缓存去管理数据,使得读写操作更加快速和灵活。

特别是在网络编程和高并发场景下,Java NIO表现得更为出色。Java IO在进行网络通信时,每个客户端连接都需要创建一个线程来进行处理,这样会导致系统资源的浪费。Java NIO则只需要一个线程就可以完成对多个客户端连接的处理,大大减少系统资源的占用。

1.2 缓冲区

缓冲区是Java NIO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,它是用来存储IO操作的数据的一段连续区域。缓冲区可以在内存中创建,并可以通过通道(Channel)进行读写操作,也可以作为参数传递给其他方法。除此之外,缓冲区还有特定的类型,例如ByteBuffer、CharBuffer、IntBuffer等。

不同类型的缓冲区都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属性:

  • Capacity:容量,缓冲区中最多可以存储的元素数量;

  • Position:当前位置,下一个要被读取或写入的位置;

  • Limit:限制,缓冲区中的限制,表示可以读写的元素数量;

  • Mark:标记,可以让缓冲区记住一个position或limit的值,通过调用reset()方法来恢复到这些值。

缓冲区的读写操作都会修改position和limit属性,例如在从缓冲区中读取数据时,position属性会自动向后移动,而limit属性则不会更改,因此读取操作只能读取到limit位置之前的数据。

1.3 通道

通道(Channel)是Java NIO中网络或文件IO操作的抽象,它类似于传统IO中的Stream,但是它更加灵活和高效。通道可以和缓冲区一起使用,让数据直接在缓冲区之间进行传输,可以使用Selector选择器实现非阻塞IO操作。

通道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:

  • FileChannel:用于文件读写操作;

  • DatagramChannel:用于UDP协议的网络通信;

  • SocketChannel:用于TCP协议的网络通信;

  • ServerSocketChannel:用于监听TCP连接请求。

在使用NIO进行网络编程时,我们常常使用SocketChannel和ServerSocketChannel来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。使用FileChannel可以完成对本地文件的读写操作,使用DatagramChannel可以发送和接收UDP协议的数据包。

1.4 选择器和选择键

选择器(Selector)和选择键(SelectionKey)是Java NIO提供的另外两个核心组件。选择器用于检测一个或多个通道的状态,并且可以根据通道状态进行非阻塞选择操作。而选择键则是一种将通道和选择器进行关联的机制。

使用选择器可以实现单线程管理多个通道的方式,以此实现高并发IO操作。在选择器的模型中,每个通道都会注册到一个选择器上,并且每个通道都有一个其唯一的选择键对象来代表这个通道。选择键对象包含几个标志位,表示通道的当前状态等信息。

选择器可以监听多个通道的事件,例如连接就绪、读取数据就绪、写入数据就绪等等。当有一个或多个通道的事件就绪时,选择器就会自动返回这些通道的选择键,我们可以通过选择键获取到对应的通道,然后进行相应的操作。

二、核心组件

Java NIO包含了四个核心组件:Channel、Buffer、Selector和SelectionKey。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四个组件的作用和使用方法。

2.1 Channel

Channel是Java NIO中网络通信和文件IO操作的抽象,类似于传统IO中的Stream。它可以支持双向读写操作,并且可以通过缓冲区来直接进行数据读取或写入。通常情况下,我们会创建一个Channel对象,然后将其绑定到一个Socket、File、Pipe等资源上进行读写操作。

NIO中主要提供了以下几种类型的Channel:

  • FileChannel:用于文件读写操作;

  • DatagramChannel:用于UDP协议的网络通信;

  • SocketChannel:用于TCP协议的网络通信;

  • ServerSocketChannel:用于监听TCP连接请求。

我们可以通过调用相应的工厂方法来创建不同类型的Channel。

2.1.1 FileChannel

FileChannel是Java NIO中对本地文件读写操作的封装。正如其名字所示,FileChannel对象是针对文件的Channel,通过FileInputStream或FileOutputStream来获取。通过FileChannel,我们可以实现对文件的读取和写入操作,也可以使用它的position()方法来控制读写位置,并配合Buffer进行数据操作。

下面是一个使用FileChannel读取文件的例子: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IOException {
   RandomAccessFile file = new RandomAccessFile("test.txt", "rw");
   FileChannel channel = file.getChannel();
   ByteBuffer buffer = ByteBuffer.allocate(1024);
   int bytesRead = channel.read(buffer);
   while (bytesRead != -1) {
       buffer.flip();
       while (buffer.hasRemaining()) {
           System.out.print((char) buffer.get());
       }
       buffer.clear();
       bytesRead = channel.read(buffer);
   }
   file.close();
}

在这个例子中,我们使用FileChannel读取一个名为test.txt的文本文件。首先,我们获取到了一个文件对象,并通过它的getChannel()方法来获取FileChannel对象;然后,我们创建一个容量为1024的ByteBuffer缓冲区来接收读取到的数据。循环读取数据时,我们将缓冲区的limit和position属性进行调整,以便缓冲区可以正常存储和处理读取到的数据。

2.1.2 DatagramChannel

DatagramChannel是Java NIO中对UDP协议通信的封装。通过DatagramChannel对象,我们可以实现发送和接收UDP数据包。它与TCP协议不同的是,UDP协议没有连接的概念,所以无需像SocketChannel一样先建立连接再开始通信。

下面是一个使用DatagramChannel发送和接收UDP数据包的例子: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IOException {
   DatagramChannel channel = DatagramChannel.open();
   channel.configureBlocking(false);
   ByteBuffer buffer = ByteBuffer.allocate(1024);
   Scanner scanner = new Scanner(System.in);
   while (scanner.hasNext()) {
       String message = scanner.next();
       buffer.put(message.getBytes());
       buffer.flip();
       channel.send(buffer, new InetSocketAddress("127.0.0.1", 8888));
       buffer.clear();
       channel.receive(buffer);
       buffer.flip();
       while (buffer.hasRemaining()) {
           System.out.print((char) buffer.get());
       }
       buffer.clear();
   }
   channel.close();
}

在这个例子中,我们创建了一个DatagramChannel对象,并调用configureBlocking(false)方法将其设置为非阻塞模式。然后,通过Scanner类获取用户输入的消息,将消息存放到ByteBuffer缓冲区中,并使用send()方法将其发送出去。接着,我们调用receive()方法来接收对方发送回来的消息,并将其打印到控制台上。

2.1.3 SocketChannel

SocketChannel是Java NIO中对TCP协议通信的封装。通过SocketChannel对象,我们可以实现对TCP连接的建立和通信交互。与传统的Socket操作不同的是,SocketChannel基于非阻塞IO模式,可以在同一个线程内同时管理多个通信连接,从而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。

下面是一个使用SocketChannel发送和接收TCP数据的例子: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IOException {
   SocketChannel channel = SocketChannel.open();
   channel.configureBlocking(false);
   channel.connect(new InetSocketAddress("bing.com", 80));
   while (!channel.finishConnect()) {
       // 等待连接建立完成
   }
   ByteBuffer buffer = ByteBuffer.allocate(1024);
   String requestHeader = "GET / HTTP/1.1\r\n" +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"Host: www.bing.com\r\n" +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"Connection: Keep-Alive\r\n\r\n";
   buffer.put(requestHeader.getBytes());
   buffer.flip();
   while (buffer.hasRemaining()) {
       channel.write(buffer);
   }
   buffer.clear();
   while (channel.read(buffer) != -1) {
       buffer.flip();
       while (buffer.hasRemaining()) {
           System.out.print((char) buffer.get());
       }
       buffer.clear();
   }
   channel.close();
}

在这个例子中,我们创建了一个SocketChannel对象,并调用configureBlocking(false)方法将其设置为非阻塞模式。然后,我们使用connect()方法来建立与目标主机的TCP连接,并使用finishConnect()方法等待连接的建立完成。

接着,我们构造了一个HTTP请求头部,并将其存放到ByteBuffer缓冲区中,使用write()方法将其发送出去。最后,我们循环读取SocketChannel中的数据,将其打印到控制台上。

2.1.4 ServerSocketChannel

ServerSocketChannel是Java NIO中用于监听TCP连接请求的封装。通过ServerSocketChannel,我们可以监听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,并创建相应的SocketChannel对象进行通信交互。与传统的ServerSocket不同的是,ServerSocketChannel基于非阻塞IO模式,可以在同一个线程内同时管理多个客户端连接请求,从而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。

下面是一个使用ServerSocketChannel监听TCP连接请求的例子: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IOException {
   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Channel = ServerSocketChannel.open();
   serverChannel.socket().bind(new InetSocketAddress(8888));
   serverChannel.configureBlocking(false);
   while (true) {
       SocketChannel channel = serverChannel.accept();
       if (channel != null) {
           ByteBuffer buffer = ByteBuffer.allocate(1024);
           int bytesRead = channel.read(buffer);
           while (bytesRead != -1) {
               buffer.flip();
               while (buffer.hasRemaining()) {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System.out.print((char) buffer.get());
               }
               buffer.clear();
               bytesRead = channel.read(buffer);
           }
           channel.close();
       }
   }
}

在这个例子中,我们创建了一个ServerSocketChannel对象,并通过bind()方法将其绑定到本地的8888端口上。然后,我们使用configureBlocking(false)方法将其设置为非阻塞模式,并启动一个无限循环来接收客户端连接请求。

当一个客户端连接请求到达时,我们调用accept()方法来接收它,并创建一个与客户端通信的SocketChannel对象。接着,我们读取SocketChannel中的数据,并将其打印到控制台上,完成一次客户端请求的处理。

2.2 Buffer

Buffer是Java NIO中用于存储IO操作数据的缓冲区组件,它提供了一种更加高效、可控的数据读写方式。在进行数据读写操作时,我们需要将数据存放到Buffer中,并且使用相应的方法对其进行操作。

NIO中主要提供了以下几种类型的Buffer:

  • ByteBuffer:用于存储字节数据;

  • CharBuffer:用于存储字符数据;

  • ShortBuffer、IntBuffer、LongBuffer、FloatBuffer和DoubleBuffer:用于存储各种基本类型数据。

使用Buffer的方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,通常情况下,我们都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:

  • 创建Buffer对象;

  • 存储数据到Buffer中;

  • 调用flip()方法将Buffer从写模式切换为读模式;

  • 从Buffer中读取数据;

  • 调用clear()或compact()方法清空或压缩Buffer。

下面是一个使用ByteBuffer实现文件读取功能的例子: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IOException {
   FileInputStream inputStream = new FileInputStream("test.txt");
   FileChannel channel = inputStream.getChannel();
   ByteBuffer buffer = ByteBuffer.allocate(1024);
   int bytesRead = channel.read(buffer);
   while (bytesRead != -1) {
       buffer.flip();
       while (buffer.hasRemaining()) {
           System.out.print((char) buffer.get());
       }
       buffer.clear();
       bytesRead = channel.read(buffer);
   }
   inputStream.close();
}

在这个例子中,我们创建了一个ByteBuffer缓冲区,并调用FileChannel的read()方法将文件中的数据读取到缓冲区中。然后,我们调用flip()方法将缓冲区从写模式切换为读模式,使用get()方法逐个获取缓冲区中的字节数据,并将其转换成字符类型输出到控制台上。

2.3 Selector

Selector是Java NIO中用于网络通信的多路复用器组件,它可以监控多个通道的IO操作状态,并在状态就绪时将其返回给程序处理。使用Selector可以实现单线程管理多个通道的方式,以此实现高并发IO操作。

下面是一个使用Selector进行TCP连接监听的例子: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IOException {
   Selector selector = Selector.open();
   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Channel = ServerSocketChannel.open();
   serverChannel.socket().bind(new InetSocketAddress(8888));
   serverChannel.configureBlocking(false);
   serverChannel.register(selector, SelectionKey.OP_ACCEPT);
   ByteBuffer buffer = ByteBuffer.allocate(1024);
   while (true) {
       int readyCount = selector.select();
       if (readyCount == 0) {
           continue;
       }
       Set<SelectionKey> selectedKeys = selector.selectedKeys();
       Iterator<SelectionKey> keyIterator = selectedKeys.iterator();
       while (keyIterator.hasNext()) {
           SelectionKey key = keyIterator.next();
           if (key.isAcceptable()) {
               SocketChannel channel = ((ServerSocketChannel) key.channel()).accept();
               channel.configureBlocking(false);
               channel.register(selector, SelectionKey.OP_READ);
           } else if (key.isReadable()) {
               SocketChannel channel = (SocketChannel) key.channel();
               int bytesRead = channel.read(buffer);
               while (bytesRead != -1) {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buffer.flip();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while (buffer.hasRemaining()) {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System.out.print((char) buffer.get());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}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buffer.clear();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bytesRead = channel.read(buffer);
               }
               channel.close();
           }
           keyIterator.remove();
       }
   }
}

在这个例子中,我们创建了一个Selector对象,并通过ServerSocketChannel的register()方法将其注册到Selector上,监听其连接请求的就绪状态。当有新的客户端连接请求到达时,我们调用accept()方法来接受它,并将其SocketChannel对象注册到Selector上,监听其读取数据的就绪状态。

在进行网络通信时,如果有数据到达,则Selector会检测到其可读性,然后调用对应的处理方法进行数据读取和处理。最后,我们通过调用SelectionKey对象的remove()方法从Selector中移除监听键,以便下次可以再详细说明一下上面的例子:

在while循环中,我们首先调用Selector的select()方法来检测当前是否有通道读写事件就绪。如果没有就绪的事件,则select()方法会阻塞,直到有事件发生为止。

如果有事件就绪,则调用selectedKeys()方法获取所有就绪的SelectionKey对象,并通过迭代器依次处理每个事件。

如果当前事件是连接请求事件,我们使用ServerSocketChannel的accept()方法接受该连接请求,并将其register()到Selector上进行监听读取操作。

如果当前事件是可读事件,我们通过SelectionKey对象获取对应的SocketChannel,并从中读取数据,完成读取后,关闭SocketChannel对象。

最后,我们通过调用SelectionKey对象的remove()方法从Selector中移除监听键,以便下次可以重新注册。

Selector不仅可以监听TCP连接请求,还可以监听其他网络事件,如可读、可写等。通过Selector的多路复用机制,我们可以在单线程内同时管理多个通道的网络IO事件,从而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。

三. 总结

Java NIO提供了一套灵活高效的IO操作API,可以帮助我们实现高并发、高性能的网络通信功能。其中包括了Channel、Buffer和Selector三大核心组件,它们共同构成了Java NIO的基础框架。

相比传统的IO操作方式,Java NIO具有更高的效率、更低的资源占用和更好的可扩展性。因此,在开发高并发、高性能网络应用时,我们可以考虑使用Java NIO来实现。

来源:https://juejin.cn/post/7231526222634532919

0
投稿

猜你喜欢

手机版 软件编程 asp之家 www.aspxhome.com